城市“更新” 城市更“新”了

2025-05-18 18:39:00 来源: 央视新闻客户端

  城市更新,连着民生福祉,牵着经济发展。近日,《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》印发,为城市更新工作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细致的顶层设计框架。今天的民生一件事,我们来聚焦城市更新。

  业内人士表示,此次《意见》围绕人民关切,部署了八项主要任务,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,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,开展完整社区建设,推进老旧街区、老旧厂区、城中村等更新改造,完善城市功能,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,修复城市生态系统,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,任务设计呈现出鲜明的“从小到大”的逻辑脉络。

 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严跃进:八项重点任务,从微观的既有建筑的改造起步,延伸到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,再拓展到整个这个社区的建设、城中村的改造,城市功能的完善,基础设施的升级,应该说是循序渐进的有这样一个任务的链条,它既立足于我们民生的细微处,也立足于、着眼于我们城市整体的能级提升,为我们地方实践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“施工图”。

  除了八项重点任务之外,《意见》还从机制创新、用地政策,到房屋权益保障、多元化融资,再到更新模式引导、法规完善,形成了立体支撑网络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这标志着我国城市更新已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重构,回应了当前制约城市更新进程的堵点问题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可持续的制度框架。

  城市体检 为城市更新精准“把脉”

  此次印发的《意见》,明确提出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,建立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、评估效果、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。目前,我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全部启动了城市体检工作,通过体检查找出来的问题,正在越来越多成为各地城市更新工作的重点内容。

  在安徽池州,今年以来,先后组织人员对26个待改造的小区开展民意调查,累计发放调查问卷12299份,回收有效样本11860份,将居民集中反映的道路翻新、停车位增设、水电气设施升级等诉求整理统筹纳入具体改造方案。

  池州市民 刘亚萍:(改造后)有充电桩,路面停车位,绿化,充分吸纳了我们的居民意见,感到很开心也很满意。

  在辽宁沈阳,今年目前已完成了11个街道、188个社区、近1000个住宅小区、一万余栋住宅楼的城市体检工作,覆盖建成区居住空间的20%。在皇姑区陵北片区,体检发现当地存在雨后严重积水问题,相关部门目前已对该片区的排水防涝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。

  沈阳市皇姑区城市建设局基础设施建设事务部 陈义平:目前进展闾山路已经完成了顶管施工255米,陵北街已经完成顶管施工490米,计划工期6月30日全部完工。

  而在锦州,当地通过城市体检的小程序,采用走访、问卷调查等形式,对老百姓反映的城市短板开展综合整治。

  锦州市住建局城市更新科科长 王达:今年我们城市体检工作,主要涉及5个街道54个社区197个小区。

  锦州市凌河区石桥子街道丽都社区党委书记 李明慧:之前这个地方是一个废弃的厂区,里边堆的破棚子破椅子,把这里着重打造了一下,增加了一些运动设施。

  据介绍,去年辽宁选取了97个街道、967个社区、4871个小区,作为样本区域,开展城市体检,形成问题清单10779个、整治建议清单10236个。今年,辽宁计划在8月底前,完成体检指标数据采集与汇总统计,分级推动体检成果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应用,推动城市功能完善,提升百姓居住舒适度。

  沈阳市民 吴堃:出行,年龄大的买点东西太方便了。另外这个房子也升值了,我们的生活(品质)确实提高,老百姓也得到了很多实惠。

  老旧街区改造 留住烟火气 焕发新活力

  改造老旧街区和厂区,不仅可以提升生活品质、留住城市烟火气,还让城市更有活力,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。《意见》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。今年以来,多地强化城市历史文化保护,推动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。

  前不久,苏州的阊门城墙重新向公众开放,迅速成为热门打卡地,随后的一场“城墙音乐会”,更是为城墙赋予新的文化内涵。随着阊门片区保护更新进程的加快,未来还将打造城墙特色秀场。

  苏州桃花坞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翟健:阊门内脚下有一幢历史建筑,章宅,我们计划7月份开工,10月份维修完毕,将来打造成集咖啡、文创、休息为一体的公共休息场所。

  城市更新,让历史在新的时代焕发生机;文旅产业,让沉睡的文化遗产变得“生动”起来。得益于文旅融合,目前苏州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开展招商运营。

  苏州桃花坞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翟健:首先是已经建成的阊门西街东侧地块,目前正在按照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的方向进行打造。同时阊门西街西侧地块,我们也在加快方案设计和前期的手续办理当中,意向是打造为青年社区项目。

  而在四川绵阳的涪城区,当地通过城市有机更新留住记忆和烟火气,先后改造提升了6处历史建筑,实现历史建筑的功能再造与活化利用。走进当地高水隐市文创园,红砖厂房与现代设计交相辉映。这个由老工业仓库改造的文创高地,如今已成为绵阳新晋网红打卡地。

  通过一批更新项目“落地开花”赋能城市发展,苏州、绵阳等城市的更新模式,目前已在多地进行推广。截至目前,住房城乡建设部结合各地具体实践,已公布了三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。

  启动城市排水管网更新 增强防洪排涝能力

  城市更新行动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,也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今年,重庆等地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工作,打造宜居韧性城市。

  为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,重庆永川区近日全面启动城市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,覆盖永川城区七条主干道,以及老城区部分小区等重点区域,总投资达5.72 亿元,预计今年年底完工。

  重庆永川区住房城乡建委城镇排水事务中心工作人员 贾顺扬:今年我区的地下管网改造有8个项目,已全部开工建设,通过改造,解决雨污水管网年久失修老化等问题,达到雨污分流目的。

  同样是为了提升城市“颜值”,渝中区目前正在加紧对辖区里的微型绿地、城市边角地等进行改造。在渝北区双凤桥街道民秀路社区,这个文化长廊近日刚刚完工,当地还联合区图书馆,打造了60平方米的自助城市书房。

  今年,按照计划,重庆将通过整体谋划、连片打造、一次成型、集中呈现的方式,用“微改造”的手法,提速打造中心城区15个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示范项目。